一个重要的里程碑

文:蔡良安老师

老师的话_09_01

一个完全为癌友设立的自然养生中心即将成立

这两个月紧锣密鼓的建设大内园区,经过大家的努力,园区所有的路树都已顺利种植。

台湾三月中旬是移植的适当时期,树木这时期是在休眠期至生长期间。路树移植时,必须在干燥的天气时进行,才能顺利完成移植路树工程的工作;路树移植后,天气非常炎热,路树受炎热天气影响,大量灌水还是不足,没想到过了几天就开始下起雨来,即时的雨让树木有更高存活率,感谢老天的恩典,让园区树木获得充分的水分。

同时管理中心也即将完成,非常感谢所有一起努力建设园区的师兄师姐们。感谢谭仲武督导及黄瑞明教练不辞辛劳的协助看树、选树,付出相当大的心力。感谢陈登溪教练送园区一棵百年的刺桐树,现在已经开始长出新叶,生命力非常旺盛,给大内园区带来了新的生命。感谢谢惠米助理总监送园区一颗大型的茄冬树,树型优美,假以时日,枝叶繁茂可遮荫乘凉。

老师的话_09_05
老师的话_09_04

为了让溪水打上园区,抽水马达也在黄进忠理事长及黄全兴助理总监努力下,终于让曾文溪水顺利进入园区,黄理事长为此买四果,烧香谢天,非常感恩!

廖恒毅教练、陈全江总监及包松谚助理总监,也相继投入协助有关管理中心的事宜。管理中心从货柜屋的规划及设计,由北区癌友联谊会张振德执行长及黄进忠理事长全心投入,有很多发心的志工们不畏惧炎热的天气来协助园区,当然,还有一位默默在太阳下辛劳勤奋耕种著农作物,与农作物为舞的王盈智教练。让希望园区充满着每个人的爱,让善的种子在园区时时散发着喜悦与希望,真是非常感动。 

百颗树木,花了五天的时间种植完毕,与黄理事长坐在池边的小山丘上,看到希望园区正积极的完成建设,这一切的景象尽收眼底,在未来可以造福很多需要的人。心有感的与理事长分享,我们何其荣幸,今生有机会参与此事,我们不为任何人做,这一切都是我们发出内心的善因缘,促使这样的情事,我们以天的角色来看待这件事情,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使命的阶段性任务,几年后我们都不在人世间了,但园区的运作会继续帮助无数病苦的人,而在这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及阻碍,都将会显得为不足道,同时也是在考验我们的心性及处理事情的智慧。

在园区旁边的村庄,协会已经有400多坪的建地,预计再购买1,100多坪建地,共约1,500多坪,目前已经要完成所有买卖程序。非常感谢朱庆钟师兄及林水胜督导的协助。

老师的话_09_02
老师的话_09_03

接下来,我们将会积极先完成设计整个1,500坪住宿中心及景观,会依目前财务情形分期工程来进行,首先应该先完成100人的住宿,让需要的癌友可以入住中心调养,让整个协助癌友系统彻底的实践,同时我们也会需要长住志工,因此,住宿中心也会规划长住志工来服务协助。

无论是癌友或者是志工都需要一个很好的练功环境,园区目前有百坪大草坪,同时在凤梨区会设计一个平台打坐光照,此地,清晨点多初阳从远山出来,可以眺望远山云海外,同时能欣赏曾文溪美景,这地方拥有非常大的生命能量,每次来到此地会让人心旷神怡,是一个非常难得调养身心之宝地。

一个为癌友设立的自然养生中心即将成立,不仅为癌友找到更多希望,这个中心将会一直的传承下去,是我们今生来此的使命。尔后,相信世界各国都会将陆续的成立这样的中心,我们现在所付出,未来将会开花结果,生生不息。请各位师兄师姐尽全力协助中心的完成。

「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」

注解:圣人在常有欲的时候,能够观其徼,也能在常无欲下能观其妙,因此能够不用多言,就能教化大众;万物也因为自然之道,能够依天道而行不会停止,自然之道生成万物,而不会执着占有,生成万物一切也不会凭持是自己的功劳,成就一切而不自居。不自居功,所以能永是长存。

注解:此圣人可以分为两个诠释,一是法界圣者,一是外在圣者。

我们人如果能学习法界圣者的智慧,人就能由凡入圣,因此我们成就这一切的善因缘,如果功成而弗居,如此一来,每一位师兄师姐都有这样的信念,希望园区就能够长存下去,否则尔后就会产生许多人事的纷纷扰扰。

现在返老还童的师兄师姐,在癌友课程中,帮忙一切事务,看到各位如此的发心,是如此的美,在无欲无求下,成就这一切。

「复次,须菩提!菩萨于法,应无所住,行于布施,所谓不住色布施,不住声香布施。须菩提!菩萨应如是布施,不住于相。何以故?若菩萨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」
「须菩提!于意云何?东方虚空可思量不?」「不也,世尊!」「须菩提!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?」「不也,世尊!」「须菩提!菩萨无住相布施,福德亦复如是,不可思量。须菩提!菩萨但应如所教住。」

由于师兄师姐无住相布施,也就是不执着自己所做的善举,如此一来,福德功德,是无边无量。练功场是各位修持的道场,希望园区更是为所有病苦的人,点燃希望的明灯。

「众生无边誓愿度;烦恼无边誓愿断;法门无量誓愿学;佛道无上誓愿成。」

这是六祖坛经中的四弘誓愿原文。而四弘誓愿最早的出处是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卷一〈贤圣学观品〉:「所谓四弘誓。未度苦谛令度苦谛。未解集谛令解集谛。未安道谛令安道谛。未得涅槃令得涅槃。」

原来六祖创作了这四句后,到明朝,《三藏法数》将两者合在一起,就成了︰

  • 一. 未度者令度,即众生无边誓愿度,此观苦谛境。
  • 二. 未解者令解,即烦恼无数誓愿断,此观集谛境。
  • 三. 未安者令安,即法门无量誓愿学,此观道谛境。
  • 四. 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,即佛道无上誓愿成,此观灭谛境也。